钻石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印度,随后也在南美巴西发现了钻石,但由于当时的开采技术有限,全靠人工采集。所以当时全世界一年的钻石产量也就几十斤左右,而且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达到宝石级,所以基本上只给皇室贵族使用。
直到1866年的某一天,一个黑人牧民在霍普敦镇附近的奥伦治河滩放牧时,无意间捡到了一颗光彩夺目的晶体碎块,后来这颗钻石几经转手,以当时的12,500英镑卖给了利立非公司。之后经过专业鉴定证实为宝石级金刚石,重量达83.50克拉。被命名为“南非之星”。
1869年5月19日,“南非之星”在南非的开普敦市博物馆展出,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参观者,得知这颗宝石是在奥伦治河滩附件找到的,之后便吸引了无数人成群结队的来寻找钻石,这也推动了南非金刚石的勘查和开发。结果很快便在南非的金伯利发现了规模巨大的钻石矿床。这时候出现了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做塞西尔·约翰·罗兹。
罗兹1853年7月5日出生于英国,他在1870年9月1日去往了南非,恰巧当时南非掀起了钻石热潮,又听闻金伯利发现了钻石矿,所以就去往金伯利钻石场,寻找机会赚钱。
第一种说法:那个黑人牧民得到的83.50克拉的钻石几经转手到了罗兹手上,然后是他卖给了利立非公司。
第二种说法:是当时的(欧洲著名的金融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用钱支援了罗兹。罗兹的父亲是国教会副主教,也算是个英国贵族,所以能接触到罗斯柴尔德家族这种可能性非常大的。
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罗兹一直不停的收购当地的钻石矿场。在1880年的时候成立了戴比尔斯公司,之后到了1888年,金伯利的钻石行业基本被一分为二,分别是戴比尔斯公司和金伯利中央钻石矿业公司,但是竞争到最后的最终结果是戴比尔斯收购了中央钻石矿业。自此之后也就拉开了钻石百年的垄断大幕。
因为当时光从金伯利城周围的各钻矿中开采出来的钻石年产量已达2000-3000万克拉,他想如果按照这种开采量的话,钻石肯定会贬值。
以前全球加起来年产量不过几十万克拉,所以他就决定开始削减钻石产量。之后只要全世界哪个地方出现大型钻矿,戴比尔斯公司大多数都买了下来,这样他好持续稳定地进行垄断。
罗兹在1896年曾对股东们说:“我们唯一的危机就是新矿的突然发现,人们会不顾一切地伤害我们的一切”。
到1902年罗兹去世的时候,戴比尔斯已经掌控了世界上90%的钻石产业。成功的垄断了钻石贸易,从中赚取了巨额利润。
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欧洲钻石价格还是崩溃了,所以戴比尔斯不得不把市场瞄准向美国,就跟现在的欧洲奢侈品把中国当救命稻草一样,但由于当时的美国没有带钻戒的习惯,于是戴比尔斯花费重金开始在广告上砸钱,开启了这场全球性的文化洗脑。
他们把钻石和爱情强行绑在一起,并且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连续几十年的疯狂轰炸,在1947年创作出一句经典广告语A Diamond is Forever 中文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语让当时全球3/4的钻石都被美国人消费。
在2000年,《广告时代》提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为20世纪最佳广告语。
这其中也出现过一次危机,通用电气的员工霍尔在1954年12月16日制造出了人工合成钻石,人造钻石不仅成分跟天然钻石一样,而且硬度比天然钻石更强,净度还更高,
戴比尔斯这还能忍,直接买下了当时人造钻石技术的专利。所以这次危机也被戴比尔斯轻松化解。
六十年代销往日本,还是用那原来的配方,还是用那熟悉的味道,用同样的广告套路。 仅用十几年就颠覆了日本1500年的婚俗习惯,到1981年的时候,日本人结婚时收到钻戒的比例高达到60%。钻石当时就成为了日本婚姻的标志。
再后来进入中国,又用同样的套路,20年间就让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二大钻石消费国,也彻底开启了全球范围内无钻戒不结婚的时代,当时的钻石是越大越受欢迎,但戴比尔斯为了不浪费碎钻,又开始强调碎钻的做工和切面,并炮制了所谓的钻石等级标准,
可这个标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谨,不同的专业鉴别师检测的结果都不一样,但两者价格缺相差十万八千里,而4C标准里的切割主要是为了避开裂痕和杂质,其次才是看光泽,
钻石的色泽会因杂质而有所偏差,一般完全纯正的钻石应该是透明无色的。钻石偏向不同的颜色会影响它的价值。绝大部分的钻石都是因为带有氮原子而偏黄。白钻越偏黄,价值便越低。但是偏粉红或蓝的钻石价格却较高。颜色强烈偏向粉红或蓝的钻石那就非常有可能价值连城。
由于市场上1克拉和99分重量上只差了1分,但是价格就是克拉钻和非克拉钻的区别,所以切工再怎么切,宁可保留缺陷,也不会降低重量。总之,大的好的卖给富人,碎的小的想办法卖给穷人,为了就是尽量不浪费任何一颗钻石。
戴比尔斯公司自20世纪以来在国际钻石市场上因实行垄断制度而知名,从勘探、采集、加工、销售一条龙,不仅自己掌握着大量的钻石矿,而且还制定了行业的标准。假如慢慢的出现了独立生产商,可以轻松说服使其加入他的渠道进行销售。
但是到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慢慢的变多的来自俄罗斯、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等另外的地方的钻石开采商选择从戴比尔斯之外的渠道开始做钻石销售,所以这也在客观上帮助了垄断的消除。
到了二十世纪末,戴比尔斯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已经从之前的90%左右下降到了60%以下。
随着一系列新的反垄断法规的出现,当时美国各州和联邦法院陆续收到了若干针对戴比尔斯的起诉。诉讼指控美国戴比尔斯公司非法地垄断了钻石供应,并且参与了调整、提高、控制钻石价格的行为。
这件事一直闹到2008年4月,最终戴比尔斯支付总额为两亿九千五百万美元费用才算完事,毕竟“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2012年9月17号,俄罗斯公布了一个上个世纪70年代发现的一个钻石矿,这个钻石矿储量有多大呢?等于世界其他各地钻石储量总和的10倍,有上万亿克拉,能满足现在国际珠宝市场3000年的需求。
如果按照一万亿克拉的量来算的线克拉。不仅如此,现在全球已经有30多个国家都开采出了钻石资源,其储存量足够人类使用8000多年。价格慢慢下降
31000美元,36年时间看上去涨了3倍,其实根据通货膨胀的算法,实际上却确掉价了80%,而且这只是零售价格,如果真要卖,回收价格还不到零售价格的三分之一。合成钻石
据说可能是戴比尔斯企图让我们消费者觉得合成钻石是廉价品,从而区隔出天然钻石和合成钻石的市场,好维持天然钻石价格。
有钻石的地方蛇很多,这是怎么回事呢?这里面其实含有很细微的科学道理,因为钻石受红外线紫外线照射之后呢,到了晚上它就会释放出青黄蓝这些光,(有一些夜明珠就是用金刚石做出来的)晚上一发光就会吸引昆虫过来,昆虫一过来就把青蛙引了过来,青蛙吃昆虫,这青蛙一过来,就把毒蛇引了过来,毒蛇吃青蛙。
希望蓝钻”,结果从那以后家族生意就开始走下坡路,霍普死后。最后传到了孙子弗朗西斯·霍普
当时戴比尔斯公司还跳出来呼吁大家别购买战乱国的钻石,说是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战争更加惨烈,可实际上不过是害怕军阀大量出售钻石,导致市场失控。
最早明确有关钻石记载是晋的《起居注》:“咸宁三年,敦煌上送金刚,生金中,百淘不消,可以切玉,出天竺”。此后在《魏书》、《隋书》和《北史》等典籍中也都提及波斯拥有较多的钻石。
钻石矿里面的钻石,不全是能做珠宝的那种,它有的其实是工业钻石,跟珠宝钻石相比,工业钻石的色泽和纯净度要差一些,但工业钻石更为坚硬,其硬度相当于玉石的一百倍,很适合用于精确的切割工艺,我们常见的玻璃刀上的钻石就属于工业钻石。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